什么是红外线? 简单科普:“红外”是什么?
红外线是什么,红外线是什么?红外线是不可见光。绝对零度(-273℃)以上的一切物质都能产生红外线,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医用红外线可分为近红外线和远红外线两大类,近红外线或短波红外线可分为近红外线和远红外线两大类。红外线和远红外线的区别在于红外线是肉眼看不见的,有热效应,称为红外线。
红外线(IR),或称红外光,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辐射能,但我们可以感受到热量。宇宙中的所有物体都会发出一定程度的红外辐射,但最明显的两个辐射源是太阳和火。红外线是一种电磁辐射,是原子吸收和释放能量时产生的连续频率。从最高频率到最低频率的电磁辐射包括伽马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这些类型的辐射共同构成了电磁波谱。
在一个测量可见光谱中不同颜色之间温差的实验中,他在可见光谱中每种颜色的光路中放了一个温度计。他观察到温度从蓝色上升到红色,他发现在可见光谱的红色端之外有一个更温暖的温度测量值。在电磁波谱中,红外线的频率高于微波,低于红光,故名“红外线”。根据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红外辐射比可见光辐射波更长。根据美国宇航局的说法,红外频率范围为3 GHz至400 THz,波长估计在1000微米至760纳米之间,尽管这些值仍不确定。
1、医用红外线疗法的基础是温热效应。在红外辐射下,组织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物质代谢增加,组织细胞活力和再生能力提高。用红外线治疗慢性炎症时,可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细胞吞噬功能,消除肿胀,促进炎症消散。红外线可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缓解疼痛,解除横纹肌和平滑肌的痉挛,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在治疗慢性感染性伤口和慢性溃疡时,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肉芽水肿,促进肉芽生长,加速伤口愈合。
红外线还常用于治疗扭挫伤,促进组织肿胀和血肿的消散,减少术后粘连,促进瘢痕软化,减少瘢痕挛缩。2、生活中的红外光源高温杀菌、红外夜视仪、监控设备、手机红外口、酒店门卡、汽车电视遥控器、洗手池红外感应、酒店门前感应门。3.夜视装置具有成像清晰、制造简单的特点,但其致命弱点是红外探照灯发出的红外光会被敌方的红外探测装置发现。
肉眼看不见的辐射波。是的,但它也是一种战争武器。红外线是波长介于微波和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介于760纳米(nm)和1毫米(mm)之间,是波长比红光更长的不可见光。绝对零度(273.15℃)以上的所有物质都能产生红外线。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医用红外线可分为近红外线和远红外线两大类。红外线照射体表后,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被皮肤吸收。
长波红外线(波长1.5微米以上)照射时,大部分被浅层皮肤组织反射吸收,透入皮肤的深度只有0.05 ~ 2 mm,所以只能作用于皮肤表层组织;短波红外线(波长小于1.5微米)和红光的近红外线穿透组织最深,穿透深度可达10毫米,可直接作用于皮肤的血管、淋巴管、神经末梢等皮下组织。
在光谱中,波长从0.76到400微米的称为红外线,红外线是不可见光。绝对零度(-273℃)以上的所有物质都能产生红外线。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医用红外线可分为近红外线和远红外线两大类。近红外线或短波红外线的波长为0.76 ~。远红外或长波红外,波长1.400微米,
组织穿透深度小于2mm。只要有热,就会有红外线。当人体体温达到37摄氏度时,人可以向外界发射红外线。有些红外报警器是通过探测人体红外线发出警报的。几乎所有的物体都能产生红外线,只是强弱的问题。经常提到的“红外线消毒柜”、“红外线烤箱”并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只是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强大的热量,辐射出红外线。
红外线是电磁波的一种,与我们肉眼能看到的可见光和手机通讯常用的电磁波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波长和频率不同。红外线的波长是760nm1000um,刚好在人肉眼能感受到的红色可见光之外,所以叫红外线。人们不能用肉眼感知红外线。我们常见的电视遥控器使用红外线作为遥控媒介。当我们按下一个遥控器按钮时,遥控器会发出一束带有特定代码的红外光。电视上的红外接收器接收到这个红外信号后,会根据预设的程序做出相应的动作,达到遥控电视的目的。
说到红外功能,我们需要先说说什么是红外。红外线是指波长超过红色可见光的电磁辐射。现在几乎所有的手机都有红外功能。我们可以用它来控制电视、空调、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但前提是双方都有红外功能。使用时,手机需要开启红外功能,然后靠近连接的红外设备端口,连接成功后即可使用。手机红外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是手机与电脑等数码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肉眼看不见的具有热效应的红外线称为红外线。是一种波长比可见光长的光段,肉眼看不到。红外线是太阳众多不可见射线中的一种,是德国科学家赫胥黎在1800年发现的,也叫红外热辐射。在太阳光谱上,红外光的波长大于可见光,波长为0.75 ~ 1000微米..红外光可分为三部分,即波长为0.75 ~ 1.50μ m的近红外光;中红外,波长在1.50-6.0微米之间;远红外线,波长在6.0 ~ 1000 μ m之间。
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许多不可见的光线之一,是德国科学家赫胥黎在1800年发现的,也叫红外热辐射。他用棱镜分解太阳光,在各种色带的位置放置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色光的热效应。原来位于红灯外的温度计升温最快。所以得出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之外一定有不可见光,就是红外光。它也可以用作传输介质。
红外光可分为三部分,即波长为0.75 ~ 1.50μ m的近红外光;中红外,波长在1.50-6.0微米之间;远红外线,波长在6.0 ~ 1000 μ m之间,真正的红外夜视仪是光电倍增管成像,与望远镜原理完全不同。它不能在白天使用,价格昂贵,需要电源才能工作,【红外线的物理性质】光谱中波长在0.76 ~ 400微米的一段称为红外线,红外线是不可见光。